男婴过年期间遭 4 岁熊孩子暴打!妈妈却只能忍气吞声?结局让网友愤怒……

这个年,相信大多数人都过的很开心,

可浙江嘉兴有个宝妈

估计是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小宝宝被打,眼睛红肿出血

自己却无力反抗……

这年,过得太憋屈了!

15508537823483.jpg

起因是过年期间,

有一个孕妈群里有位宝妈在哭诉:还未满月的儿子被打,

自己却只能忍气吞声。

15508537828753.jpg15508537832350.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据这位宝妈说,自己的女儿之前就被侄女打,但她一直忍气吞声,因为侄女的“后台”太硬了!她有她奶奶护着,说不得也打不得!千防万防,谁知道现在侄女又把毒手伸向了尚在襁褓的儿子…而且她是直接攻击脸,朝着男婴的眼睛一阵猛打!

看监控,

真的是下手不知轻重啊!!!

15508537834818.jpg15508537846147.jpg

从宝妈po出来的照片看,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宝宝眼睛这一圈都红肿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5508537846565.jpg

据宝妈说,事后家里人还不让带去医院…理由说出来有点气人 ——正月里去医院晦气?!

1550853785334.jpg

昨天下午当事人宝妈表示,目前孩子已送往医院检查过了,暂无大碍;侄女的父母也已向他们道歉,并表示孩子还小,以后一定会好好教育子女。

不少网友听说了此事,都是异常气愤:

@和可人:如果是我女儿被打了,就算是亲兄弟,也得有个说法,如果这是我侄女,我会教训一顿,这么小不教育,大了还得了,打一次就让她长记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暖晚姑娘:心疼这位宝妈,老公干什么去了

 

@UU:熊孩子年年有,今年这个最厉害!下手这么重,该教育教育了。

 

@大宇小突:别觉得孩子小不懂事,都要看做大人的怎么教,那么小的孩子就那么暴力,一点爱心没有,迟早害人害己。

“孩子小,不懂事”

不是免罪金牌

“小孩子不懂事”,这是许多“熊父母”最常使用的“挡箭牌”。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许多家长振振有词,所向披靡:小孩子不懂事,因此没有必要约束他们,更没有必要指责他们。

更有的家长甚至有这样的想法:孩子皮一点才会更有创造力;孩子脾气大以后才不会被人欺负;孩子厉害点好呀,这样才有领导力……

对自己家的孩子,父母常常因为“亲情效应”,而看自己的孩子可爱可亲。殊不知,父母这样做会把孩子推进一个可怕深渊:“熊孩子”认为他们永远不用承担责任, 父母会为他们的所有行为埋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些新闻:

 

2013年12月,高速路上,孩子哭闹着要玩方向盘,父母妥协,最终导致一家出车祸罹难;

 

2014年10月,半块从天而降的砖头,砸在李女士头上,李女士最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而 “肇事”的半块砖头是小区一个10岁的熊孩子8楼楼顶抛下;

 

2015年7月,一个熊孩子在一家钢琴店把可乐倒进钢琴,导致琴键损坏,遭索赔66万元;

有多少家长是抱着“他还小不懂事”的心态给这样的熊孩子“擦屁股”,试想,他们的孩子长大成年以后会不会还抱着“我犯错有人帮我解决”的侥幸心理?也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那个说出“我爸是李刚”的大熊孩子。

15508537851612.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熊孩子闯祸要管,

不要惯

为人父母者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应该做的是,勇敢承担起“规则制定者”、“规劝者”,甚至“惩罚者”的权威角色。这样,才可以保证有朝一日,当孩子走上社会,不会被各种现实的规则碰得头破血流。

1、及早纠正过分行为

孩子虽然小还不懂得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但是他能够从父母的语言表情中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是可以被接受的,因此,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态度,让他逐渐对客观事物有判断标准。

如果孩子做的事情正确,父母要及时表扬孩子鼓励这种行为,若答案是如果孩子有不正确的语言或者行为的时候,坚决不能姑息、迁就,及时遏制孩子任性的苗头,比如,当孩子打人时,父母要严肃的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

2、设置行为准则

给宝宝建立社会规范意识和界限意识要从小事做起,这些小事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是家庭设计的十条行为准则,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进行调整和增减。

①诚实,不说假话。

②说话时看着别人的眼睛,不打断别人说话。

③在公交车上、电影院等公众场合不大声说话。

④允许别人批评,记得改正错误。

⑤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

⑥东西用完放回原位。

⑦爱惜自己的东西和玩具,不随便损坏丢弃。

⑧做事专心不一心二用。

⑨按时吃饭睡觉生活有规律。

⑩尊老爱幼懂礼貌,见人打招呼,会说您好、谢谢、对不起。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根据行为准备制订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是帮助孩子建立“不良行为”与“惩罚”的因果关系。

3、保护天性

其实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有好奇心是熊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在孩子淘气时也会对孩子进行打骂,但是这样做会打压孩子天性,降低孩子的安全感,次数多了,反而可能会引起孩子更严重的叛逆情绪与行为。

4、照顾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也都需要得到尊重,所以带孩子出门的时候要照顾好孩子的基本需求,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动向,不要让孩子故意做出什么举动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而一但孩子出现崩溃大哭或者是撒泼赖皮的举动的时候,把他带到角落或者是洗手间让他安静下来,然后跟他谈一谈,而不要在公众场合对他大喊大叫。给孩子留有尊严的空间和平等的对待,也是让孩子情绪管理提升的好办法。

不要熊孩子

首先不要做“熊”父母

著名的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

家庭教育实际上就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把孩子比作家庭的一面镜子,他能照出你内心的一切。你快乐,他也快乐;你烦躁,他也烦躁……

而恰恰有了这面镜子,父母们就可以明白哪里不足,就可以提高和完善自己。同时,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家长的改变也会使孩子发生变化,教育就会在无形中产生效果。

对照下面这张表,可以透过孩子的一些日常表现,看到家长可能存在的、需要改进的不足:

孩子的表现 家长可能存在的不足
自卑、脆弱 父母其中可能有一个人是苛求之人
喜欢暴力或奴性十足 有一个喜欢打骂的家长
胆小害羞 管得过多,时常责怪,包办代替
不善良 父母必有一方缺少同情心
不懂是非 专制,为孩子代办一切,喜欢替孩子做决定
小心眼 缺乏宽容的家庭环境
不上进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达不到,或者事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
懒惰 父母替孩子做的太多
喜欢埋怨 可能有一个总是充满负面情绪的家长
脾气暴躁 可能有一个家长脾气不好,习惯通过发火这种不良形式与人沟通
自以为是 家长宠溺
不会关心人 家长宠爱过度,不让孩子表现
不快乐,整天板著脸 夫妻不和,或孩子与父母关系紧张
过于敏感、多疑 家庭不包容、缺乏温暖
冷酷、孤僻 可能有一个放任不管或者喜欢暴力的家长
自私 可能有一个宠爱的父母

每一个“耍熊”的孩子背后其实都有一个“熊家长”。父母对孩子的榜样示范作用非常显著而直接,再好的“言传”都不如始终如一的“身教”有效,在孩子6岁以前,“榜样”的力量尤其重要。